短路接地线是将已停电设备临时短路接地的一种常用的安全用具,目的是为了放泄剩余电荷,防止意外来电的危险电压或受邻近带电设备、线路的影响产生感应电压,造成工作人员触电死亡或严重灼伤。在工作中,短路接地线被视为工作人员的生命线。
1.接地线:接地用多股铜质软导线。
2.短路线:相间短路用多股铜质软导线或铜质(铝质)矩形硬导线。
3.线夹,包括接线鼻:
接地端线夹:连接于接地网上或者接地端上的夹持器。
导线端线夹:连接于待接地导线上的夹持器。
接线鼻:线夹和短路线、接地线间的连接件。
4.汇流夹:短路线和接地线汇合线夹。
5.接地操作棒:装在导线端线夹上的绝缘手柄,用以悬挂、装卸线夹之工具。
6.临时接地极:当线路杆塔无接地装置时,利用金属棒构成的临时接地体。
7.导线端线夹紧固件。
8.接地操作棒上的紧固头。
9.金属棒:由导电材料制成,可以是单节或多节接续,装于导线端线夹和接地操作棒之间,当被接地设备较高和用于架空线路接地时,用以接长短路接地线的部件。
携带型短路接地线使用应符合以下周期:
(1)成组接地线直流电阻试验,五年一试。测量各接线鼻之间的直流电阻,根据不同截面,平均每米的电阻值应分别小于规定值。通过试验,能检查出接线鼻和线夹与铜导线之间的接触是否良好。
(2)接地绝缘棒的工频耐压试验,一年一试。将试验电压加在护环与紧固头之间,分别进行额定电压试验和工频耐压试验。
(3)个人保护接地线的试验项目、周期和要求基本与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相同。成组直流电阻试验,五年一试,在各接线鼻之间测量直流电阻,且平均每米的电阻值符合规定要求。